晒娃当“网红”?孩子成长别踩坑-绍兴微信小程序开发为你呈现

作者: 绍兴微信小程序开发 【 转载 】 来源: 微信派 2025-02-21

自从“网络晒娃”时代开启

镜头前卖萌、耍宝的娃娃们

一举一动都能轻松击中网友们的小心脏

部分家长和商家打起萌娃的小算盘

把孩子当成了流量“摇钱树”

这看似“真香”的赚钱套路

实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坑娃没商量

咱今儿就来唠一唠“网红儿童”这些事


01

晒娃成“网红”

这样营销变了味


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不少记录“萌娃生活”的账号,从一日三餐到学习分享,从才艺展示到穿搭打扮,从出口成章的“小大人”到贴心懂事的“报恩宝宝”,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捕获了无数网友的芳心,容易获得家长点赞关注。

image.png

随着同质内容的增多,有些账号就开始琢磨“畸形晒娃”摆拍套路,让孩子做吃播博主,有孩子年仅3岁就被爸妈喂到了70斤,甚至还让孩子拍摄剧情段子、美妆教程等内容。


一旦积累了粉丝量,这些“网红儿童”账号就马上开始变现。例如,某个80万粉丝的儿童账号,其生活视频中就穿插着不少“好物推荐”。在一段孩子练习普通话的视频里,孩子说出“学习机太棒了太牛了”等台词与爸爸互动。

image.png

这种看似是充满童真的视频账号,实则是为牟利而“坑娃”的行为。一部分爆火的亲子账号获取流量关注后,就会有MCN(网红孵化机构)找上门,签约后会有更多的商务代言机会,也会有专门的拍摄运营团队帮忙提升孩子“表现力”。


“网红儿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链”,让“畸形晒娃”变成了博流量的工具,而未成年人过早的商业化不仅会透支孩子精力,更会扭曲其价值观。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


请家长们在晒娃分享时,一定要注意孩子隐私,也要保护孩子的成长环境,避免过早网红化,落入“啃小”“坑娃”的陷阱。


02

守护童真

远离软色情“擦边球”


如果说“儿童网红”化的危害不容小觑,那么“软色情擦边”则是更加隐蔽、更加危险的雷区。


电商平台的某些童装店铺,商品展示图片简直是“离了大谱”!童装模特衣着暴露,拍照角度刻意凸显身材,还搭配着“修饰身形”等文案,这不就是明晃晃地在“儿童软色情”的边缘疯狂试探吗?

image.png

无良电商卖家利用儿童打擦边球就很过分了,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家长在晒娃视频中,也会越过道德的边界。


一些晒娃视频带着“骗你生女儿”“可爱鬼”标题,但点开后内容却不对劲儿。例如,从俯视角度拍摄,忽视了对孩子领口等隐私部位的遮挡,甚至某些家长让孩子穿着成年服饰,在镜头前跳起性感舞蹈,依靠擦边的动作来取悦观众。

image.png

小珊觉得,家长们在日常晒娃,分享孩子成长点滴时,需要有边界感,要远离“软色情擦边”陷阱,不能为了博取流量丧失底线,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平台持续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旦发现过度消费儿童、利用儿童不当营销等违规内容,请大家及时向平台投诉,携手为给孩子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03

“晒学生”有边界

教师们须谨慎


除了家长晒娃视频之外,小珊发现有些老师也发布了“师生日常”“班主任视角”等视频话题,内容有中小学学生出镜的视频画面。

image.png

在这些视频里,小学生们会在课间跳起流行舞,也会被老师提问“你的孩子跟谁姓?”“老师结婚你送什么礼物?”等成年人话题,甚至不同孩子还有着“厨师”“美甲师”等差异人设,吸引了不少流量关注。


前些天,某教师在社交平台发布了“给班里上课爱说话的孩子戴小蜜蜂”的视频,引起了网友对“老师拍学生算不算侵权”的争论。


教师们在分享课堂生活、记录校园成长时,需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权、肖像权。如果涉及未成年人出镜参与的,应提前征得监护人同意,不然就容易暴露孩子的肖像及其他个人信息,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如果是教师把未成年人当成短视频“道具”,要求未成年人参与视频摆拍,其拍摄目的涉嫌谋取流量及变现,这种行为会影响未成年人“流量至上”的畸形价值观,就属于失德违规了。


小结


孩子不是流量的“摇钱树”

更不是“软色情擦边”的工具人

家长晒娃要有边界感,注意保护孩子隐私

避免过早利用“网红儿童”牟利

创作者机构也要坚守未成年保护的法律底线

避免过早“消费孩子”

让我们一同努力

为孩子营造安全、绿色的网络成长环境

守护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